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SARS
标 题: 台海观察:台湾跌入“高度感染区”(附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0 13:57:13 2003)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3-06-09/3_27-1-3-66_2003060917854.jpg
2003年5月9日,一名戴着口罩的男人从一个封闭的住宅单位的窗户向外张望,外头有戴着
口罩的警察把守。这一住宅单位位于台北市的一幢住宅楼,该住宅楼里已有3人死于SARS,
另有两人感染该病。
“防SARS好比防洪水,即使99%的堤防都做好了,只要有1%没做好,洪水来了照样溃堤
本刊特约记者顾钱江发自台北
5月11日下午,29岁的台北市立和平医院妇儿科护士林佳铃因感染SARS在台北荣总医院
去世。
“前几天佳铃退烧时,她还在电话中逗我们笑,没想到今天她却离我们而去了!”同科
护士林志苇哽咽着说。林佳铃在照顾病患时染上SARS,她是在短短11天里死亡的第三位台
湾医护人员。击倒他们的,是在4月下旬突然爆发的新一波疫情。
台湾在3月14日发现第一例SARS病例后,有关方面迅速启动防疫机制,疫情本已得到了
比较有效的控制,直至4月中旬,日均新增“可能病例”(相当于内地的确诊病例)不到1个
,并维持“零死亡率”;可是,就在当地对战胜SARS开始趋于乐观时,4月22日起,台北市
和平医院、仁济医院相继报告发生大规模院内感染事件,不但“可能病例”激增,也出现
病例死亡。截至5月12日上午,台湾SARS“可能病例”达207例,死亡24例。近日,世界卫
生组织也将台湾列入疫情最严重的“高度感染区”。
开局良好
描述台湾防控SARS两个月来的情形,和平医院大规模感染事件无疑是“分水岭”:此
前,精心构筑的防疫网比较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发展,此后,疫情却如洪水冲破缺口,迅速
扩大,致使前功尽弃。台湾的经历表明,对SARS人类并非无能为力,但它也毕竟充满不确
定性,任何疏失或松懈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回想起来,幸运和快速反应是台湾在疫发初期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当初真是万幸。”台湾“行政院"SARS防疫专家委员会召集人陈建仁4月24日对记者
说:他指出,多亏了医生的机警果断,台湾的第一例SARS病例才没有造成大范围传染:3月
初,一名勤姓商人因高烧、咳嗽住进台大医院,两天后他的太太也因相同症状住院。该病
传染性如此之强引起感染科主任张上淳医师的警觉,立即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治疗,因此
只有一名医师因口罩不严而被感染。台湾“行政院卫生署”3月14日接获台大医院的通报后
,马上启动防疫及特殊医疗照护体系,并严厉要求医师发现町疑病例立即上报,台湾SARS
防疫作战由此揭开序幕。
其时,距广东、香港发生SARS疫情已有时日,陈建仁坦承,殷鉴不远,使台湾得以做
出快速反应和合理处置。3月27日晚,台湾正式宣布SARS为“第四类法定传染病”,建立跨
部会协调机制,并出台多项对策,包括:针对不同对象以及疫情的不同阶段,拟定预防、
通报、追踪、隔离、治疗五大相关措施;要求所有进入台湾的旅客必须填写通报单,确认
两周内是否去过疫区,以及是否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暂停公务人员因公前往病例集中区
;妥善隔离、治疗“已发病者”,加强追踪、隔离“高危险人群”;责成“卫生署”等部
会广为宣导防疫知识及防护信息。当晚,发现SARS病例最多的台北市,宣布进入全面戒备
状态,公共汽车、捷运(地铁)等交通工具连夜消毒,校园疫情监控系统开始启动,医院也
被要求制定应对措施。
初期,台湾的SARS病例均属境外移入,而岛内与内地、香港等病例集中区的人员交往
几乎都通过航空交通,因此,有效控制航空途径的感染源至关重要。
3月27日中午,记者在香港国际机场台湾“中华旅行社”柜台领取办赴台证件,同时拿
到一张纸条,提醒人岛人士注意防范SARS。3月30日中午12时起,自台北中正机场及高雄小
港机场入境的旅客必须填写SARS调查表,才获准入境,4月9日起又增加了测耳温的入境程
序。同时,被视为第一级警戒区域的台北和高雄国际机场,对航站楼全面消毒,并指导柜
台人员辨识疑似病患,以便在第一时间拦截感染源。经营港、澳航线的台湾华航、长荣、
复兴等航空公司为乘客准备了口罩。期间,对发现“可能病例”的危险航班,岛内防疫部
门立即展开追查、隔离。
台湾也较早地确定了收治SARS病患的指定医院,将病患安置于负压隔离病房,医护人
员也加强防护,因此,疫发初期台湾成功地避免了医院内感染。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李龙腾还向记者指出,岛内媒体对完善防疫网也起到很
大的推动作用。在媒体批评之下,“卫生署”网站开始每日两次发布疫情,并提供全球疫
情动态。防疫的透明化与公开化,使社会上的谣言逐渐平息。媒体纷纷以醒日版面、专刊
或直播画画密集报道SARS,也出色地唤醒了民众的警惕性。
从3月14日到4月21日,台湾SARS“可能病例”仅28例,其中有20例康复出院,一度连
续五天无新增“可能病例”,并且维持零死亡及零社区感染。这些数字显示,这一阶段台
湾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情势逆转
然而,4月22日,情势突然逆转。台湾“卫生署”当天下午宣布,台北市立和平医院发
生医生、护士及行政服务人员集体感染SARS事件。24日,“行政院”与台北市政府宣布关
闭和平医院,要求全院900多名医护人员返院隔离,家属居家隔离,200多位住院病患集中
治疗。随后的调查表明,和平医院集体感染SARS的感染源不止一个,至少包括曹姓妇人、
胡姓病患及一名刘姓洗衣工,至于感染过程更是难以厘清。
“这是台湾第一起大规模院内感染事件。”台大流行病学教授陈建仁对记者说。几天
后,台北市的仁济医院、中兴医院等也惊现感染病例。台北民众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
4月下旬记者曾访问《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由于报社与和平医院隔街相望,记者们人
人自危,纷纷装备N95口罩,编辑希望记者最好通过电邮传回稿件,不要来办公室了。
令人担心的事果然发生。和平医院发生集体感染SARS事件后,从4月23日到5月9日,全
台湾的“可能病例”从38例猛增至149例,其中与医院(和平、仁济、中兴等)有关的病例就
有85例。而且,台湾从4月26日开始出现死亡病例,到5月12日已有24人死亡。
台湾这一波因医院出现大规模感染而扩大的疫情,暴露了其SARS防疫网的脆弱性,引
起专家的反思。“中央研究院”院士赖明诏指出:“防SARS好比防洪水,即使99%的堤防都
做好了,只要有1%没做好,洪水来了照样溃堤,惟今之计就是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分析
显示,和平医院的院内感染相当严重,由于门诊量大,且未及时通报,导致部分感染者仍
在外流动,追查起来太难。
从台湾的案例看,世界卫生组织订定的SARS判断标准,即高烧38度以上、有严重呼吸
道症状,也存在局限性。陈建仁举例说,有些“可能病例”体温并没有到38度,或症状轻
微,因此,有必要把病毒检测结果也作为病例分类的考量。他建议,所有通报个案,都要
尽可能在医院中隔离治疗,最起码要等到症状消除,退烧,满五天以上,且在病毒学检查
结果没完全出来前不准出院。
和平医院的教训促使台湾提高了防疫标准,“卫生署”通令全岛的医疗院所加强对咳
嗽、发烧病人的诊断,将防疫重点由医院扩大至社区,并严格执行对疑似感染区的隔离措
施;为降低境外移人可能性,“行政院”于4月24日宣布,暂停内地广东、山西、北京、内
蒙古等地专业人士的来台申请,已获批准的也要在机场宾馆先行隔离10天。
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报告说,截至5月8日的统计表明,台湾地区
SARS“可能病例”年龄层分布,以20岁至59岁为主,其中尤以40岁至49岁最多;若以致死
率年龄层来说,则以50岁至69岁最多,达20%。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