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heasant (茶壶), 信区: SARS
标  题: SARS随想(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7 12:21:54 2003)


SARS随想 
 

  不记得是在他的《吾国吾民》还是《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历数中国人的习性比西
洋人高明的地方,举了许多例子。他的话多少是为长自己志气,我们读了,虽会心,不一
定都同意。

  不过当中他提到一点,就是中国人见面寒暄的仪式比西洋人“卫生”,因为中国人是
“把自己的手”(拱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

  这话,放到SARS已岌岌然蔓延成瘟疫的此时,实在切题而且有理。

  呼吸之外,手上沾染到病菌大概是SARS的第二个重要传染管道。所以,听林语堂的话
,用“握自己的手”来代替跟人握手吧。经过这一波SARS的全球洗礼后,未来的世界里,
也许我们这个传统的寒暄礼会取代了西洋的握手也说不定。

  这两天,有一封在网路上广为流传的信,是一位台湾旅居新加坡的人士写回来的,信
写得很诚恳。他说明新加坡政府管制作业的周到和周延,也说到新加坡人民面对灾难的井
然有序,和为大我不争私利的精神。信里坦率地说,台湾自由人权被滥用,“只要用人权
二字压死官员的作业,也将是疫情无法控制的开始”,我们听在耳里,不能不心有戚戚。


  这几天,随着疫情蔓延,我们看到有应被院内隔离的医护人员,却落跑甚至继续在院
外开业;有附近的医院要收容和平医院来发病的被隔离者同,居民就群起抗争;更不可思
议的是某市长带头拒绝SARS病患转诊该市的医院,还有人为了他的“人权尊严”而拒绝在
登机前量耳温......无限上纲的“人权”,这几年已经扭曲了台湾的人性;人性变成有我
无你、有私无公的代名词!

  我忍不住想问的是,谁能跟病菌去争“人权”呢?一味姑息的政府和乡愿的大众造成
了台湾今天怪诞的“人权”价值观,有本领,去跟病菌争人权吧。
灾难中,人性如裂帛,发出撕裂的高音,同时揭开华美表象下的败絮。媒体这时是刺耳的
,许多摄影机努力捕捉的是被隔离者或者抗议者焦虑愤怒的表情;许多访谈不断想导引的
是受访者的情绪;许多论断,仿佛巴不得有更多死亡名单可以上报......

  一直深入疫区的生物学者何美乡质问,大家的爱心哪里去了。没有爱心,不会有同情
;没同情,灾难只是别人的受苦所换到的新闻。

  我在想,大难过后,我们能像一出悲剧的观赏者(假如我们幸而不在其中的话),历经
哀怜恐惧,得到洗涤吗?如果不能,灾难的代价在哪里呢?

 
  

--
我是混蛋,就这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2.20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7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