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con,23,18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主题上篇] [同主题下篇][分享到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发信人: xinye (lingxue),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的情报活动能力ZT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an 11 22:36:59 2004), 站内信件

中国的情报活动能力


评定一国军队战斗力的强弱,除战略、战术、技术装备、教育水平的
因素之外, 情报工作的收集能力之强弱,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
份,尤其在高度信息化的 「第三波战争」时代,情报工作的高科技
化、及其杰出的收集能力,已成为国防 现代化的最主要努力方向。
比之落后的军事装备,中国军队在军事情报、国防产业技术的信息收
集方面,投 资似乎是巨大的,从近年来欧、美、日公?的各项关连
案例来看,其活动范围也 带有全球性质。它从另一侧面显示中国加
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并力争在较短时期内 成为全球性军事大国之决心
。另一方面,与旧苏联所不同的是,中国军队系统的 情报收集活动
(总参谋部第二部、第三部、总政联络部等),其规模、范围似乎
远比苏军同类系统──总参情报部(GRU)要广得多。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在西方 被揭发的各项案例显示,GRU的活动似乎不大超过军事
情报工作的收集范围,内部 规模远比KGB小得多。在中国方面,上述
机关的工作范围除军事、军事产业情报的 收集之外,政治、国防经
济情报、乃至中国驻外人员、留学生的活动也是其注意 的主要内容
。在内部结构方面,总参二部、三部远比国家情报机关──国家安全
部的历史悠久,组织稳定。后者在1983年6月成立之初,由公安部、
中央调查部等 方人马组成,据称在财产、财政分配等方面,都出过
不少问题。与苏联还有所区 别的是,中国军内的总政治部内设的「
联络部」也是对外收集情报的主要部门。 原苏军陆、海军总政治部
仅负责军内政治工作。美国学者Nicholos Eftimiades的 研究模式认
为:总政治部「联络部」基本上属于中国军队谍报系统的「政委」部
门。主要负责对军队谍报人员的监视活动。自然也兼搞情报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 ,军队情报系统与国家安全部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负
责对外情报的收集工作。反 间谍任务可能仅限于军内。因此,若加
上总参三部、国防科工委,以及上述部门 安插在外交部、新华社等
机构的驻外人员,其海外活动的规模可能并不比国家安 全部小。后
述的案例比较也似乎有所证明。这一特点是中国对外情报活动与旧苏
联同类活动的一大差别,即军队情报系统的实力至少与国家情报机
关大体相当, 甚至超过。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权力构造的军事
色彩至今远大于苏联。前者 夺取政权的过程主要依靠长期的军事斗
争,自然便包括军事谍报斗争。而苏联共 产党一?始便依赖于城市
工人暴动,与地下秘密活动。即契卡(旧 KGB)的角色 在历史上大
过军队。苏军的成立也是在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事( 1918年1月)。
在军队左右政治的力度方面,中国军队历来大过苏军。人大选出的
军人中央委员 占其总数的21%强。而在苏联,24大以后的制服军人
中央委员一般不超过7%─8 %。

由组织构造看军事情报系统的活动范围

中国军事情报系统的活动是全球规模的。就此而言,它基本上属于可
与美、俄、 英、法、日同等的超级情报机构。这一结论可从其内部
的组织结构以及近年来遍 及世界各地的活动得以佐证。

列为军事情报系统之首的总参二部每日早7时将过去24小时得到的各
类战术情报、 战略情报,同时汇集成「情势报告」送交军委、政治
局、各军兵种总部。分析机 构设于总参第11号楼。总政治部联络部
调查研究局也定期编有类似分析报告送致 以上各机构。总参二部所
提之报告主要内容来自内设的六个分析局。其中,第一 局负责台湾
,第二局为战术侦察局,第三局为武官局,第四局主管俄罗斯、东欧
,第五局负责美、欧各国,第六局为亚洲分析局。由于历史原因,
总参二部情报 收集的主要对象长期偏重于台湾。因此,第一局可能
机构较为庞大。八十年代以 后,随着中国军队外向型活动的增加,
诸如对西方军事交流扩大等等,第一局的 活动范围以及内容似乎是
有扩张之势。下设北京、沈阳、南京、广州、上海五个 「分区」。
北京管区还以在京外国人为活动对象,负责对外国武官的监视以及反
间谍活动。同时,沈阳、南京、广州、上海「分区」则直接主管对
俄、东欧、台 湾、香港、东南亚以及欧美的谍报活动。在第一局同
其它局的关系方面,美、欧 学者的一种分析模式认为,第一局可能
侧重在具体的谍报行动,其它局则负责分 析,包括对西方公?资料
的分析、判定。

从已经揭露的各种案例分析,第一局以及其它分析局主要收集的情报
内容包括: ▲亚洲邻国、俄罗斯、驻远东美军之规模、配置、装备
。▲潜在敌国的作战思想 、军事原则。▲军事地理、军事工业状况
、科技水平。▲外军人物特征等等。此 外,如上所述,中国军事情
报系统基于历史原因,活动范围远比苏联GRU广。因此 ,政治、以及
外交情报的收集也可能列入其工作范围之内。如总政治部在南京军
区内设的「亚太研究中心」(对外名称为「中国对外国际友好联络会
江苏省分会 」)所研究的课题包括: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亚太
集体安全等等。

总参各局均有其规模庞大的下属机构。有的属于直属系统,有的属于
情报交流( 交换)单位。第一局的直属系统包括各军区「情报局」
,下至集团军情报处。军 区情报局广意上讲对二重机构负责,业务
上属军区领导,所获情报通过军区── 总参、军区──军区之间的
情报电脑网络相互构通,并接受来自总参的任务分配 。军区情报局
虽以地理区分有侧重对象,如对俄罗斯的情报工作主要由沈阳、北
京、兰州军区承担,在八十年代以后也发现「跨区域情报收集」之例
。如对越战 争期间曾发现武汉军区(现废止)独立大队(战术侦察
部队)深入越境进行侦察 活动,受伤住入昆明陆军43医院之例。同
时,各军区还内设免费「招待所」,供 来自各路的军队情报人员留
宿使用。

就军事意义而言,考虑到战争的突发性,以及换防作战的需要,「跨
区域情报收 集」的作法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总参二部的第二局,名为「战术侦察」局,实际上也兼有战略侦察的
任务。即二 大层次(战略侦察、战术侦察)的活动溶为一体。在战
略层次上,负责准备进行 战略决战所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如可能
发生的「解放台湾」、「收覆南沙」, 或一旦爆发第二次韩战时有
可能介入的战役研究。包括对未来战场的具体选择等 。如来自美国
的情报显示,人民解放军师级以上的数名高级将领曾以商人身份作
掩护进入台湾作实地的考察活动。同样的作法也可能运用于朝鲜半岛
、印度、越 南,以及日趋?放的中俄边界。

同时,总参二部还应该拥有一支类似苏军总参谋部直属的「SPEZINAZ
」那样的特 种部队,在战前或战时集敌后战略侦察、战略扰乱任务
于一身,利用陆上、水下 、或空降手段为渗透方式,4─6人为一组
。公?的图片显示,类似的特种侦察分 队称之为「特种兵」,面部
涂有地形伪装涂料。侦察用具主要有LC3 3m焦距远距 离地面相机1
─2部,用于拍摄5OO─3OOOO米范围内的战略或战术目标,可使用红
外胶卷,宽度为19Omm,每次装1O米,共7O个画面。如此,飞弹、炮
兵阵地、机场 等战略目标均可实施单张或全景连续拍摄。类似分队
可能还带有小型电台、或电 子情报侦察装置。在战术侦察领域,第
二局的下属部门包括各军区、各兵种以及 下至集团军、师的各级侦
察部队,如海军的「两栖侦察队」,其任务包括水下爆 破、水下障
碍物之清除等。方式有时可装扮成渔民,队员视任务而定。有时还装
备「伞兵1」型降落伞。65式伞兵刀等,以利于快速空投。1995年5
月,菲律宾当 局宣称,在其抓获的非法渔民之中,有11人来自海军
的情报部门。此外,空军也 似乎存在一支直属以及各军区附属的战
略、战术侦察机部队。使用轰 5 或歼6 改 装侦察机。虽然未装备类
似美国早期 U2 那样的跨洲际战略侦察机,但于其军事战略仅在于影响周边国家,因此,
可以认为空军完全可以胜任对敌国 ,如原越南、印度、台湾等边界地区的战术侦察任务。
以上侦察所获结果也将汇 入总参二部的电脑情报网络。在战时,集团军的师、团指挥部都
可以利用这样的 网络将作战地区的综合情报快速集中参考。

第三局为武官局,约有四百人规模,除驻埃及、美国、苏联(俄罗斯
)、北朝鲜 等国为少将军衔之外,其余一般为大校。同任何国家的
武官一样,中国武官均收 集所在国的公?情报资料,包括军事杂志
、刊物等。由于军事情报的高度专业性 ,同时涉外色彩甚强,因此
,总参二部的高级首脑已不止一人出身武官。如二部 主要负责人之
一的李宁大校曾任驻英国武官,199O年在华盛顿乔治霍普金斯大学
高级国际问题研究所学习。前二部部长熊光楷少将1957年留学苏联军
事科学院。 武官的教育机构为原南京国际问题研究所。现正名为解
放军国际关系研究所(有 别于国安部第八局主管的「国际关系研究
所」约五百人编制)。同任何国家一样 ,中国的驻外武官也有涉嫌
收集秘密情报之例。1987年,美国FBI的双重间谍向中 国驻华盛顿副
武官×××传送了他搞到的美国安全局NSA之电子侦听情报。当××
×与FBI的双重间谍在华盛顿某中华餐馆碰头时,被逮捕。由于NSA所
负责的工作 是收集各国电子情报,即所谓SIGINT,Signal
intelligence(信号情报),因此 ,FBI怀疑×××可能属于总参三
部所派。同时发现×××于1983─ 84年之间曾 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
处三等秘书。因此,×××案例可以看出总参部门的情报人 员也以
外交官身份作掩护。有关资料显示,总参外派工作人员待遇极高,获
取重要情报均有3OOO─5OOO人民币的额外奖金。1987年1O月,美国
声称又发现一起案 例涉及中国武官。这一次,据称美籍中国人××
×非法向中国走私1O 枚TOWⅡ型 反坦克飞弹,F14战斗机设计图等技
术资料。驻华盛顿空军武官×××、武官× ××以及科技参赞×××被控与
此案有关。科技参赞被卷入其中的事实可以考虑 有以下几
种可能性:(1)参赞本身便出身于总参情报系统?(2)参赞真正身
份 隶属于国防科工委,后者驻外机构也收集与国防工业技术有关的
公?或秘密情报 。考虑到国防科技的高度专业性,因此,并不完全
排除军方、国家情报部门的任 何一方在情况紧急而且必要时,与国
防科工委的专家联合行动之可能性。

第四、五、六局主要从事情报的分析活动。四局侧重在俄罗斯、中亚
细亚、乌克 兰、东欧,五局侧重于美欧,六局下设若干处,分别负
责对日韩、东南亚、南亚 、西亚的情报分析。对于必要课题的分析
,上述各局可望得到北京国际战略研究 所、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协会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科学院国际军事问题调查 部等单位的协
助。军委指定的重大课题一般需要在15日左右完成。其中,北京国
际战略问题协会的会员多为退役或现役军人,大半出身总参情报系统


第七局为新设的「科学技术局」,是推动情报工作现代化的一大尝试
。在北方交通大学电脑中心,第57、58研究所、北京电子厂以及海
鸥电子装备厂的联合协助 之下,全军规模的电脑情报联络系统已经
建立。电脑战术情报可传致所需的师级 野战指挥所。第7局新设的另
一大目的可能还在于强化军内电脑领域的反间谍斗争 。即预防可能
出现的电脑犯罪,有关研究可能会与总参三部的工作部份雷同。


--
<src img="c:\windows\Desktop\36.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44.211]
[上一篇] [下一篇] [同主题上篇] [同主题下篇][分享到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同主题展开] [同主题第一篇] [从此处展开] [溯源] [返回版面] [快速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