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con,52,18
发信人: davidzhang (西门吹雪),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知识经济在美国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ug 29 20:11:51 1999), 转信
知识经济在美国
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类已远离农业经济时代,正跃
上工业经济时代最辉煌的巅峰,
并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知识经济的提出是基于这样
的事实,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
的扩散和应用的趋势已初露端
倪,计算机、微电子等知识密集
型产业是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
产值最高的产业:联合国经济合
作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的科研经
费的近2/3投向高新技术。该
组织主要成员国的50% 以上的
国内生产总值的完成是以知识为
基础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
美国在全世界向知识经济时
代的推进中领先了一大步。
早在肌年代中期,美国已
意识到知讽密集型产业对美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开
始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将一些污染严重、费工费料、技
术简单。利润微薄的产品逐渐用
进口品来替代,如美国现在几乎
已无制鞋厂,1994年,它进口了
14.25亿双鞋:对一些仍有优势
的产业注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
以继续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集
中力量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等高新
技术。
不几年,美国就率先提出了
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将信息
技术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
高新技术既在军事领域、更在民
用领域大规模应用并迅速产业化
进行政策扶持。
以骄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
支撑, 1996年底,美国向全世界
公布了政府文件《全球电子商务
政策框架),提出网上交易零关
税的国际贸易新规则;1997年7
月1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宣布
了《全球网络贸易框架).明确
提出“网络自由贸易区”的概
念。这些就是美国将以高新技术
为载体的国际贸易新形式的触角
伸向世界各地。并在已见趋势但
还未完全成形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光吃多占”的重要举措。
不懈努力和苦心经营的美国
人。十多年来一直在通向知识经
济时代的路上奔跑,并终于以与
其他发达国家略有不同的经济形
态、以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
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方面取得的非
凡成绩,在全世界率先叩响了新
时代的大门。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要
索中知识作用的加强,社会将发
生一系列变化,如产业结构进行
调整、经济增长新辟渠道、人力
结构出现改变、社会财富悄然转
移等等。这些变化在美国已或多
或少地显山露水,成为“叩响”
的有力佐证。
一枝独秀清庭芳
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对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日益
增大。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
要源泉是4万多家软件公司和
300家芯片公司。1996年美国全
年新增产值的2/3是由微软这
样的企业创造的, 1994年至
1996年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
刀叽,远离于房地产业的14%
和汽车产业的4% 。从1990年2
月始,美国已连续七年经济景
气,井以3.9%的经济增长率进
入了第八个好年头。在刚刚闭幕
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各国
的政府首脑和经济专家一致认
为,美国的经济景气与高新技术
产业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有形物质的作用相对降低。
知识和智力的作用相对提高,这
可以通过美国和日本两个世界上
最发达的国家的比较来说明。日
本的钢铁企业是美国的4倍。摩
托车工厂是美国的5倍,汽车企
业是美国的3倍。为建造这些企
业并使它们运转,日本投入了大
量的有形物质。相反,美国的芯
片公司比日本多14倍,计算机
和软件公司比日本多4倍。美国
的有形物质投入比日本少。例如
微软公司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厂
房。但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
率却远离于日本。较高的经济增
长在成熟的理性的股市上有明显
的反应,纽约股市1995年比上
年上升33.5%,1996年比上年
上升26%,1997年比上年上升
2。6%,而东京日经股指19q7
年底降到1985年以来的最低
点,全年降幅为21.2%。
高科技换了人间
从国际贸易看,美国货物出
口的排名和内容已有变化。1986
年,美国出口额排名第一的货物
是飞机,1996年则为电脑芯片。
目前,美国出口额的近35%与
高新技术产业有关。
从家庭功能看,曾因工业
经济的兴起、发达而丧失的家
庭生产功能正在逐步恢复。计
算机网络的健全,使家庭不仅
具有居住功能,而且使曾经拥
有的生产功能得以恢复,使白
领在家工作成为可能。1991年
全美就有4000万人在家上班。
用计算机与同事、国内外客
户、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发生
密切的工作关系。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正使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或使传统
产业发生巨大变革。如19q7
年,美国IBM公司展出的新型汽
车一一一网络汽车。就是既能在水
泥高速公路上行驶,又能在信息
高速公路上飞驰的全新汽车,司
机可用语言指挥汽车,通过显示
屏了解汽车各种功能的即时状
况,还可上网发送电子邮件:乘
客也可利用座位上安装的个人终
端,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传递信
息。再如传统零售业,网上交易
的兴隆趋势已使百货公司渐渐成
为可有可元的机构,1996年美国
人网上购物总额为5.36%亿美
元,1997年猛增至26亿美元: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发动开展
“工业网络信息订货系统”.该
系统与专业银行相联。企业可在
网上看货、订货并付款。
目前美国国内的计算机已到
了无所不在的地步。美国60%
的办公室人员使用计算机(亚洲
只有10%);约有6000万成年
人上网,占全球用户数的
54。7%:50%的商业应用计算机
是互联的。从1997年起,美国
海关的业务已完全实行电子数据
交换化,就连酷爱旅游的美国人
选择旅游景点都上网查询,1997
年有1400万美国人进行网上旅
游和查询。
从人力资源结构看,受过高
等教育的人从事的高智能职业,
如教授、科学家等,越来越受到
社会的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尤其
供不应求。目前美国前30位就
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中,高智能职
业占了12位,而在几十年前,
此类职业根本就被排除在刀位
之外。最新调查表明,尽管信息
技术已发展了二十多年。美国高
校中计算机专业已成了热门专
业,但雇员在百人以上的美国高
新技术公司中还有36.4万个计
算机程序编制员和计算机系统分
析员的位置空缺:据美国劳工部
估计,从现在起到2005年,美
国平均每年需要新增9.5万名
计算机专家。由于人才走俏,美
国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比其他产业高70%以上。
从财富的转移看,世界富豪
的交椅逐渐由石油大王和汽车皇
帝向电脑奇才和芯片专家移交。
80年代初开始对世界富豪排名
时,前10名几乎全是工业经济
时代的骄子,如石油大王,但如
今排名前10位的一半以上是与
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有关的人物。
如靠知识致富的比尔·盖茨已连
续四年稳坐世界首宫交椅:1997
年美国前6位富豪中的5位是计
算机和软件人士。
从1986年到1996年美国上
市公司的业绩排名来看,投资回
报率最高的前17家公司几乎全
是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芯片
制造等知识型企业。1986年至
1997年的12年内。英特尔公司
的股价上升了2950%。微软公司
1997年的市值大体相当于通用、
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市
值的总和; 1998年2月的市值又
跃居全球股市第二,其16000名
雇员中有2000名是百万富翁。
世界财富向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从
业人员中的精英转移已不容置
疑。
从劳动生产率看,高新技术
的迅速开发和广泛应用,有效地
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从而
大大增强了美国产品的竞争力。
据美国劳工部消息,目前因技术
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长占美国经济
增长的50%。
从其他高科技的研究看,美
国也抢先一步。从1990年至
2005年,美国政府计划用15年
时间,投资3O亿美元测定人类
遗传物质大约30亿个脱氧核糖
核酸的全序列。美国企业也紧紧
跟上,如IBM公司和孟山都生物
技术公司已在合作研究一些重要
的植物和人类疾病的遗传结构。
绘制出他们的基因组图谱,用以
大量、迅速开发新的生物技术产
品。
在明白美国已完全具备叩响
知识经济时代大门的综合实力
后, 1997年2月,克林顿总统微
笑着将联合国提出的以知识为基
础的经济这个名词挥手修改为知
识经济,并立即为全世界所接
受:在1997年11月召开的亚太
经合组织第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上,克林顿力主开展全球电子
商务活动,在与会领导人心中掀
起了不小的波澜; 1998年2月,
克林顿向美国国会提交的1999
年财政预算报告30年来首次平
衡了预算,并将这一年的科研经
费在l998年的基础上又提高
3%,达到创纪录的782亿美
元。
美国非但已经叩响了知识经
济时代的大门,而且准备伸手推
开这扇通向更为辉煌的新时代的
大门。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3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740毫秒+ - R